卡兆馬耀木雕工作室
卡兆馬耀木雕工作室·相關網站分享資訊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館入口網 - 藝起來原鄉
www.ims.org.tw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以下簡稱原民會)於96、97、98連續三年舉辦地方原住民文物館活化計畫,係委由李莎莉本人(時任藝術廣場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暨計畫主持人)與藝術廣場團隊進行輔導工作。針對全台28座地方原住民文物館進行訪視、評估與診斷 ...
卡兆馬耀木雕工作室-原來花蓮這樣玩
www.2hl.com.tw在原住民木雕一向特有的粗曠線條傳統特質中,要引入新的思維與工法,他認為:「好 的作品除了透過技巧性的雕刻外,也必須賦予作品故事性。」所以在六十多年的木雕 生涯淬鍊下,多件木雕作品得以獲得大眾的激賞。 【創作經歷】與【獲獎紀錄】 2003 花蓮縣壽豐鄉豐里國小木雕講師 2007 成立「卡兆馬耀木雕文化工作室」 2007 花蓮縣 壽 ...
卡兆馬耀木雕工作室-逛文創遊花蓮
creative.hccc.gov.tw卡兆‧馬耀Kacaw Mayaw(漢名胡銀祿)為阿美族人,96年成立「卡兆馬耀木雕文化 工作室」,致力於原住民木雕技藝創作與文化傳承的志業。台灣素有福爾摩沙之美名, 四面雖環海卻也有眾多高山,原住民是生於斯用於斯,擅長與大自然和平共存的民族 。希望藉由作品來告訴後代,傳達原住民祖先的勤奮與生活在大自然中付出的努力, ...
卡兆馬耀木雕文化工作室
kacawm.weebly.com民國36年出生於花蓮縣壽豐鄉的胡銀祿,阿美族名為Kacaw Mayaw,致力於原住民 木雕技藝創作與文化傳承志業。 獲獎多次胡銀祿,96年在老婆與友人的支持下,建立 「卡兆‧馬耀木雕文化工作室」,推廣並以刀刃刻畫作品,呈現大自然之美。「卡兆」,是 胡銀祿老師的阿美族名字,「馬耀」則是其父親的名。 胡老師的作品充滿故事性,他 認為 ...
雕刻類 - 原創精品網-台灣原住民工藝師及工藝精品
www.myidea-design.com工藝師姓名, 代表作品, 工作室. 邱克勇, 射馬干-人鹿之戀, 銅漢子工作室. 李冀香, 吹鼻笛-筆記本, 冀香工藝社. 姜俊偉, 紋面與排灣的對話, 玩皮獵人. 高富貴, 全家褔, 永恩工藝社. 塗南峰, 祖靈刀系列-出巡, 啄木鳥藝雕坊. 林新義, 紋面天使, 卡茲‧達斯文化藝術工作室. 陳靜姝, 臀鈴鎖屋, 皮揚手作工坊. 胡銀祿, 豐收的爸爸回來了, 卡兆馬耀 ...
【花蓮部落就醬玩】深度探訪花蓮最佳方式,多處景點一次收集~卡兆馬耀 ...
www.walkerland.com.tw2017年2月24日 - 原鄉e市集-卡兆馬耀木雕工作室. http://www.inmall.com.tw/Product/Category/122/. 聯絡人:胡銀祿(卡兆.馬耀). 聯絡電話:03-8661-293,0963-010133. 聯絡地址:花蓮縣壽豐鄉平和村平和一街63號. 原住民圖騰烙印DIY 一人100元,DIY體驗,一周前需先預約. 《太巴塱文化園區》. 我們來到太巴塱文化園區,太巴塱 ...
原住民商城-原民工坊> 卡兆馬耀木雕工作室- 花蓮原鄉e市集
www.inmall.com.tw卡兆馬耀木雕工作室. 阿美族木雕師卡兆.馬耀,漢名為胡銀祿,自幼年時期就對阿美 族屋外的木雕門飾著迷,多年來一直在木雕上做鑽研,「我想要比好還要更好,想要 創新再更創新。」是卡兆.馬耀對木雕技術的自我期許,所以多年來多次獲獎得到肯定 ,並受邀到東華大學原民學院擔任雕刻藝術講師,在校園內傳授雕刻技藝嘉惠花蓮 ...
原住民商城-原民工坊> 卡兆馬耀木雕工作室- 花蓮原鄉e市集
www.inmall.com.tw阿美族木雕師卡兆.馬耀,漢名為胡銀祿,自幼年時期就對阿美族屋外的木雕門飾 著迷,多年來一直在木雕上做鑽研,「我想要比好還要更好,想要創新再更創新。」是卡 兆.馬耀對木雕技術的自我期許,所以多年來多次獲獎得到肯定,並受邀到東華大學 原民學院擔任雕刻藝術講師,在校園內傳授雕刻技藝嘉惠花蓮學子 相關連結 · 上架 時間 ...
原住民商城-原民工坊> 卡兆馬耀木雕工作室- 花蓮原鄉e市集
www.inmall.com.tw卡兆馬耀木雕工作室. 阿美族木雕師卡兆.馬耀,漢名為胡銀祿,自幼年時期就對阿美 族屋外的木雕門飾著迷,多年來一直在木雕上做鑽研,「我想要比好還要更好,想要 創新再更創新。」是卡兆.馬耀對木雕技術的自我期許,所以多年來多次獲獎得到肯定 ,並受邀到東華大學原民學院擔任雕刻藝術講師,在校園內傳授雕刻技藝嘉惠花蓮 ...
認識卡兆馬耀 - 卡兆馬耀木雕文化工作室
kacawm.weebly.com一刀一刃 撰文/施文萱陳怡璇 木雕師傅胡銀祿,阿美族名字叫「卡兆‧馬耀」。聽著長輩 所說的部落戰士,英勇故事長大。以前的生活貧困,多數的資源都要靠自己的能力與 體力才能獲得。像是打獵、捕魚、種田等,很多事情都需要部落裡的人合力完成,因此 傳統生活建立起深厚民族情感,讓他對自己的文化有著濃厚的認同與親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