詰承行
詰承行·相關網站分享資訊
群書類従24 釈家部 - Google 圖書結果
books.google.com故大悔正快修誕。承安二六十二入滅。背廷春門院安元二七八崩蛙汁法橋經融.治承二正十四槐與福寺十慣一故斑長讓。權大惜都貲修.治承三正十四任。故快修借正御驗者賞。法眼定勝。獲和二正八叔鈷喲故法務寬信修造束寺功。法務寬信仁平三三七入滅壬十。法僑道意。壽永二正十二神上丙門院口吉行聘故相宜法印權別當貲.相質永萬 ...
岡山力達電動工具行- Posts | Facebook
www.facebook.com岡山力達電動工具行, 高雄市. 402 likes · 42 talking about this · 66 were here. 各大品牌電動工具維修、各類電動工具買賣、發電機、鏈鋸機、雷射儀、割草機等⋯各類工具販售用心服務各大品牌特約維修中心經銷站:...
中國佛教文史探微 - Google 圖書結果
books.google.com《風俗通義校注》漢.應劭撰、王利器注漢京文化事業公司《度柳翠、翠鄉夢與紅蓮債三 劇的比較研究》汪志勇撰學生書局《春渚紀聞》宋.何薳撰《四庫全書》第863 冊《洛陽 伽藍記》北魏. ... 胡仔撰世界書局〈契嵩思想研究──佛教思想與儒家學說之交涉〉 劉貴傑撰《中華佛學學報》第 2期《胡適說禪》潘平、明立志編北京東方出版社《陔餘叢 考》清.
D8862 楞嚴經四依解 (10卷) - Google 圖書結果
books.google.com... 也五數之中黃色之中取中中淨信也十香十波羅密法香也細羅為粉推之以為微妙萬行也夫欲取如來寂滅塲地必本於廣大信心而資乎淨智妙善以養成純一大根充實遺餘猶足以合法香冠十度故可嚴成寂滅塲地也上信大根有不可得則求其次焉故取中中信心雖未冠乎十度萬行而能具之者亦可以嚴成上塗地[車*丸]則已竟。○二立壇[車*丸]則。
維摩詰所說經/3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跳到 菩薩行品第十一 - 善哉行矣。今正是時。維摩詰即以神力。持諸大眾并師子座置於右掌。往詣佛所到已著地。稽首佛足右遶七匝。一心合掌在一面立。其諸菩薩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繞七匝於一面立。諸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於是世尊如法慰問諸菩薩已各令復坐。即皆受教眾坐已定。佛語舍利弗。汝見菩薩大 ...
敦煌寫卷P3006「支謙」本《維摩詰經》注解考 - 第 257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books.google.com再者,縱然是同一位執筆者也會隨著時間的迸移或經文的內容,市自行調整譯經文筆仍。因此,假使本文將所有聶承遠為筆受的譯本拿來整理,也未必可以推定那種譯語必局百承逮所專用。雖然上表序分類同語的整理、歸納不能直接證明(維悼)必是聶承遠筆受,但是至少排除了一定不是的部分。再來從法設於長安譯經的筆受,多為聶承速來看 ...
Kanripo 漢籍リポジトリ: KR6i0075 佛說維摩詰經-吳-支謙
www.kanripo.orgNo. 474 [Nos. 475, 476] 《佛說維摩詰經》卷上 維摩詰所說不思議法門之稱一名佛法普入道門三昧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佛國品第一. 聞如是:. 一時,佛遊於維耶離奈氏樹園,與大 比丘眾俱,比丘八千。菩薩三萬二千,皆神通 菩薩,一切大聖能隨俗化,佛所住者皆已得 住,為法城塹護持正法,為師子吼十方聞 聲,眾人不請祐而安之, ...
Kanripo 漢籍リポジトリ: KR6i0078 注維摩詰經-後秦-僧肇
www.kanripo.org注維摩詰經卷第四. 後秦釋僧肇選. 菩薩品. 於是佛告彌勒菩薩。 什曰。彌勒既紹尊 [004-0360c] 位。又當於此土而成佛。眾情所宗故先命 之。彌勒維摩大小之量未可定也。或云。維 摩雖大或有以而不成佛。或云。彌勒雖大 將有為而故辭行或此是分身彌勒非其 正體。以此三緣故有致屈之迹也。彌勒不 堪便應超命文殊。而兼命餘人者。將以
Kanripo 漢籍リポジトリ: KR6i0075 佛說維摩詰經-吳-支謙
www.kanripo.org《維摩詰經》卷下.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觀人物品第七. 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何以觀察 人物?」 答曰:「譬如幻者見幻事相,菩薩觀人物 為若此。譬如達士見水中月,菩薩觀人物為 若此。譬如明鏡見其面像,菩薩觀人物為若 此。取要言之,如熱時之焰,如呼聲之響,如 空中之霧,如地水火風空,如諸情同等,如無 像之像,如真人斷 ...
T14n0474_001 佛說維摩詰經第1卷| CBETA 漢文大藏經
tripitaka.cbeta.orgNo. 474 [Nos. 475, 476]. 佛說維摩詰經卷上(維摩詰所說不思議法門之稱一名佛法普入道門三昧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佛國品第一. [0519a09] 聞如是:. [0519a09] 一時,佛遊於維耶離奈氏樹園,與大比丘眾俱,比丘八千。菩薩三萬二千,皆神通菩薩,一切大聖能隨俗化,佛所住者皆已得住,為法城塹護持正法,為師子吼十方聞聲,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