顗方花行
顗方花行·相關網站分享資訊
中國佛教文史探微 - 第 218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books.google.co.jp... 我們從智顗弟子灌頂編纂的《國清百錄》,讀到他臨終〈遺書與晉王〉4,文章纔開頭,竟逐一敘說平生六恨,很可惜的是,智顗大師的憾恨,因灌頂身在隋代,所以為智顗寫的《隋天臺智者大師別傳》並沒有提到5,而道宣《續高僧傳》6或 1 見日僧凝然《八宗綱要》第六章〈天臺宗〉,臺北:佛光書局,1986年3月,頁223。 2 見《欽定全唐文》,臺北:匯文書局 ...
X1522 新修科分六學僧傳 (30卷) - Google 圖書結果
books.google.co.jp初顗見思。思歎曰。昔於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為示普賢道場。說四安樂行。顗由是依以行法花三昧。始三夕定起誦經。至藥王品所謂是真精進句。豁然大悟。洞見靈山佛會猶在。遽詣思言所證。思曰非爾弗感。非我莫識。此法華三昧前方便也。又於熈州白沙山禪定。輒見思為釋經指示。後常代思講。而思每執如意。坐座側聽 ...
新亞研究所- 典籍資料庫
newasia.org.hk感傷悲泣。豁然覺悟。轉復精進。又以道俗福施。造金字法花。琉璃寶函。莊嚴炫曜。功德傑異。大發眾心。又講此經。隨文造書。莫非幽蹟。後命學士智顗。代講金經。至一心具萬行處。顗有疑焉。思為釋曰。汝向所疑。此乃大品次第意爾。未是法花圓頓旨也。吾昔夏中。苦節思此。後夜一念頓發諸法。吾既身證。不勞致疑。顗即諮受法花行法。
X1539 法華靈驗傳 (2卷) - Google 圖書結果
books.google.co.jp如水中月不可汙染。言訖縹緲而去。爾時天上雨花。地皆振動。是日太守孟公顗方晨起。忽見南方祥雲氤氳光射庭際。而雲下隱有金石絲竹之音。訪問得師普賢示化狀。遂併師之道行聞于朝廷。即奉勑建寺。額號法華。時晉安帝義熈十三年也。出現應錄及法華寺碑。比丘暗誦而得離鬼難昔外國山寺有年少比丘。每誦法華。甞於寺外經行遇羅 ...
弘贊法花傳卷第四_点燃你的心灯_新浪博客
blog.sina.com.cn2008年11月17日 - 造金字法花。琉璃寶函。莊嚴炫曜。功德傑異。大發眾心。又講此經。隨文造書。莫非幽蹟。後命學士智顗。代講金經。至一心具萬行處。顗有疑焉。思為釋曰。汝向所疑。此乃大品次第意爾。未是法花圓頓旨也。吾昔夏中。苦節思此。後夜一念頓發諸法。吾既身證。不勞致疑。顗即諮受法花行法。三七境界。難卒載敘。每年。
論天台智顗的
buddhism.lib.ntu.edu.tw心是經緯,以覺為經,以觀為緯,織成語言﹔又慧行心為經,行行心為緯,織成眾行﹔心豎緣理為經,心橫緣理為緯,織成義理云云。 ... 智顗「用法為經」的理解,把佛經的存在形式無限地擴大,就如同佛有「法身」一樣,佛經也有「法經」,法身遍及一切,法經即所謂的本文本,又何嘗不可遍一切處,因而智顗方說「一色一香無非中道」[21]。
天台智顗教觀思想體系
buddhism.lib.ntu.edu.tw提要. 在中國佛教諸大宗中,若論其教理、觀行兩皆整備,具足周詳體系之宏模,無疑地天台宗將是其代表性之著者。吾人欲系統性地掌握整體佛法之教行,天台教義亦誠為極佳入路之一。而智者大師智顗(538~597)實乃天台立宗之師,全體教觀思想體系之奠立者。 然則,智顗之學說體系在其各主要著作中雖見端倪,猶乏全面之統整。
彥周詩話宋許顗 - 搜韵
sou-yun.com《彥周詩話》 宋許顗著林忠仕輸入彭怡菁校對. 詩話者,辨句法,備古今,紀聖德,錄異事,正訛誤也。若含譏諷,著過惡,誚紕繆,皆所不取。僕少孤苦而嗜書,家有魏、晉文章及唐詩人集,僅三百家。又數得奉教,聞前輩長者之餘論。今書籍散落,舊學廢忘,其能記憶者,因筆識之,不忍棄也。嗟乎,僕豈足言哉!人之于詩,嗜好去取,未始同 ...
智顗止觀著作的教學研究 - 南華大學機構典藏系統
nhuir.nhu.edu.tw本論文主要研究智顗的止觀著作有《摩訶止觀》、《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六. 妙門》,希望透過對佐藤哲英、關口真大、安藤俊雄等研究成果之反省,重新探. 討智顗止觀著作之思想;並藉此能對於中國禪學有概要性認識;其次亦能一窺印. 度禪學之初始面貌。因此之故,本文主標題定為:智顗止觀著作思想的教學研究。 整篇論文是環繞在與 ...
第4 卷 - CBETA 漢文大藏經
tripitaka.cbeta.org感傷悲泣。豁然覺悟。轉復精進。又以道俗福施。造金字法花。瑠璃寶函。莊嚴炫曜。功德傑異。大發眾心。又講此經。隨文造書。莫非幽蹟。後命學士智顗。代講金經。至一心具萬行處。顗有疑焉。思為釋曰。汝向所疑。此乃大品次第意爾。未是法花圓頓旨也。吾昔夏中。苦節思此。後夜一念頓發諸法。吾既身證。不勞致疑。顗即諮受法花行法。